報告導讀
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853億元,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及餐飲消費結構調整,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518億元。調研數據顯示,中青年群體成為烘焙食品購買主力,占比近九成。購買選擇方麵,專賣店、線下商超為主要渠道,而品牌烘焙食品成為消費者首選。在多元化消費需求的驅動下,稻香村、鮑師傅、軒媽等品牌不斷加強技術投入及拓寬銷售渠道。隨著新技術的突破,冷凍烘焙因其低成本、規模化生產、產品更新鮮安全等優勢,逐漸滲透到商超及便利店。

目錄
一.中國烘焙食品行業驅動因素及發展現狀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定義及分類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驅動因素:國家政策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驅動因素:消費增長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驅動因素:技術發展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注冊數量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地區分布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投融資情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熱點事件
二.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原材料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麵粉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成品糖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乳製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烘焙麵粉及油脂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中遊:生產加工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下遊:銷售渠道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下遊:線下銷售渠道(一)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下遊:線下銷售渠道(二)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運營成本分析
三.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行為洞察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畫像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行為分析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主要消費渠道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主要消費場景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主要關注因素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口味喜好度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品牌敏感度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主要關注問題
四.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品牌競爭矩陣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稻香村(品牌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稻香村(經營情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稻香村(科技研發)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稻香村(潛在風險)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鮑師傅(品牌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鮑師傅(經營情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鮑師傅(潛在風險)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虎頭局(品牌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虎頭局(潛在風險)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軒媽(品牌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軒媽(經營情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軒媽(潛在風險)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瀘溪河(品牌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瀘溪河(經營情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瀘溪河(潛在風險)
五.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
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一)
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二)
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三)
核心觀點
市場規模: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518億元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853億元,同比增長9.7%。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及餐飲消費結構調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需求旺盛,上下遊產業快速發展,市場將進一步擴容,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518億元。
用戶調研:中青年為烘焙食品消費主力,渠道選擇更加多元
調研數據顯示,女性為烘焙食品購買主力,占比約60.1%。分年齡段來看,烘焙消費者以中青年為主,22-40歲用戶高達88.1%。此外,一二線城市用戶占比超七成,華東區域客戶量較大。購買選擇方麵,專賣店、線下商超成為主要渠道,而品牌烘焙食品成為消費者首選。
趨勢分析:產品更趨多元化、健康化,冷凍烘焙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追求增強,消費者對於烘焙食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健康又有趣的烘焙食品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原材料的選取也將更加趨於天然健康、低脂和低糖。生產方麵,冷鏈烘焙技術對傳統烘焙生產模式進行優化提升,已逐漸滲透到商超及便利店。
以下為報告內容節選: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定義及分類
烘焙食品是以麵粉、酵母、食鹽、砂糖為主料,油脂、乳品等為輔料,經過一係列工藝手段烘焙而成的食品。從保質期看,烘焙食品可分為現製、短保、中保、長保四類,代表品牌有稻香村(蘇州)、好利來、桃李等,其中稻香村(蘇州)產品矩陣廣泛涵蓋各保質期類型。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驅動因素:消費增長
2021年中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為7.7千克,市場需求有所增長。對比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中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遠低於飲食習慣相似國日本。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消費升級進程加快,人們將更加注重生活品質方麵的消費,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人均消費量有望持續上升。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驅動因素:技術發展
冷鏈烘焙技術在融合現製產品優點的基礎上,減少了烘焙坊後期加工流程,降低烘焙店人力、租金等成本,其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利於保障食品安全及質量,從而有效協調庫存供給,能夠解決傳統手工烘焙店經營痛點。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冷鏈烘焙技術有助於烘焙門店連鎖擴張,並避免產量過剩。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
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853億元,同比增長9.7%。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及餐飲消費結構調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將持續擴容,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518億元。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注冊數量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相關企業注冊數量為29345家,2020-2022年烘焙食品行業企業數量增長較為強勁,2022年創下曆史新高。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尚未達到飽和,市場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預計未來更多企業會加入烘焙賽道。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概況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上下遊已經形成價值互換的產業鏈閉環,上遊向下遊輸出產品,下遊向上遊反饋市場需求。烘焙產業鏈上遊為企業提供原材料,幫助企業把控原料質量和成本。中遊烘焙食品生產主體包括烘焙坊和中央工廠兩類,中央工廠可批量生產烘焙成品或半成品,而烘焙坊屬於前店後廠的手工作坊,生產與銷售均在店內完成。下遊是各類銷售終端,包括烘焙店、商場超市、餐飲、便利店等,將成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成品糖
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國成品糖產量有所波動,但基本維持在1400萬噸左右。2022年前11月中國成品糖產量達1178.8萬噸,同比增長0.5%。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雖然成品糖是烘焙食品主要原材料,但烘焙食品行業已出現使用木糖醇等代糖的趨勢。未來其他甜味劑使用比例上升,可能降低烘焙食品行業對傳統糖類的依賴性。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乳製品
數據顯示,2018-2021年中國乳製品產量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且增速有所加快。2022年前11月中國乳製品產量達2848.9萬噸,對比2021年同期增長2.8%。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烘焙食品行業對乳製品需求的增加將進一步助推中國乳製品產量提升。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上遊:烘焙麵粉及油脂
烘焙油脂是以植物油和動物油為主原料,經過一係列工藝製備而成,可用於製作烘焙食品的油脂產品,如起酥油、人造奶油、黃油等。2022年中國烘焙麵粉消費量為561.0萬噸,烘焙油脂消費量為164.3萬噸。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烘焙食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容,烘焙麵粉和烘焙油脂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下遊:銷售渠道
烘焙食品行業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渠道分為專門渠道和其他渠道,麵包坊包括連鎖麵包坊和單體麵包坊,主要售賣現製、短保產品;線下其他渠道則分為便利店、中小超市、大賣場等,主要售賣中長保烘焙產品。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便利店和線上渠道更貼近年輕消費群體購買習慣,銷量占比將呈增長趨勢。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產業鏈下遊:線下銷售渠道(一)
2020年中國烘焙門店數量為39.0萬家,相比2019年,門店數量下降趨勢明顯。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受疫情影響,2020年品牌門店擴張速度放緩並關閉部分門店,但隨著疫情形勢向好及烘焙食品正餐化趨勢明顯,更多群體將增加線下烘焙食品購買頻次,烘焙門店數量將趨於穩定。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行為分析
調研數據顯示,每周至少購買一次烘焙食品的消費者占比達到93.2%,其中每天購買烘焙食品的消費者達6.6%。相比2021年,每周購買4-6次的消費者占比提升。價格方麵,消費者單次消費20-40元的占比最高,達38.6%。相較2021年,單次消費40-60元的比例提升幅度最大。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消費者已經形成每周消費烘焙食品的習慣,且多數消費者單次消費金額達10元以上,較多消費者願意接受單次40元及以上的高消費,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有助於烘焙食品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主要消費場景
調研數據顯示,67.1%的消費者將烘焙食品作為零食,充饑和替代正餐也是烘焙食品主要消費場景,均達50%以上。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如今烘焙食品零食化和正餐化趨勢明顯,烘焙食品已不限於單一節日場景,其在生活中的消費場景日益豐富,送禮也逐漸成為烘焙食品的重要消費場景之一。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口味喜好度
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購買烘焙食品時選擇芝士味、水果味的超50%,選擇牛奶味、蜂蜜味、奶油味的在40%左右。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消費者對烘焙食品口味偏好較多樣化,企業可以調整產品口味或者進行口味創新以迎合消費者多元化的口味需求。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者品牌敏感度
調研數據顯示,92.7%的消費者更傾向購買有品牌的烘焙食品,81%的消費者對部分品牌有明顯偏好,其中11.5%的受訪消費者表示隻購買一個品牌。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雖然消費者對單一品牌的忠誠度仍有提升空間,但大部分消費者都會選擇知名度較高、品質更好的品牌。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稻香村(品牌概況)
稻香村(蘇州)創立於1773年,產品包含糕點、休閑食品、節日食品等係列,至今已經營249年,在全國有800多家專賣專營店鋪。曾榮獲國家認定中華老字號企業、2022年中國輕工業食品行業50強企業等多項榮譽,是中國食品行業曆史悠久、影響力較廣的品牌之一。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鮑師傅(經營情況)
創業初期鮑師傅品牌保護意識較弱,2021年底,鮑師傅的門店數量才突破100家,而山寨門店最多時達2000餘家。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創業者應加強專利保護意識,在創業前期就做好商標和品牌保護工作,利用法律保護知識產權。在經營理念上,鮑師傅始終堅持品牌直營,不盲目追求市場份額擴張,整體發展較為穩健。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在烘焙食品行業,品牌直營門店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經營方式,能夠更好地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口味。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虎頭局(品牌概況)
虎頭局渣打餅行創立於2019年,2020年入駐天貓旗艦店,品牌定位於國潮新中式點心。品牌以複興中式點心為使命,在中西點心中汲取創作靈感。2019年,虎頭局率先在湖南長沙開設門店,截至2022年11月,門店數量上升到61家,主要分布於廣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軒媽(經營情況)
軒媽食品旗下已擁有全國各層級代理商近萬名,代理商可直接通過公司商城下達訂單,由公司直接發貨給終端消費者。軒媽食品以線上銷售渠道為主,占比達75%。軒媽食品在天貓、京東等平台鋪設的自營旗艦店銷售成果顯著,也不斷探索新流量平台,包括社群營銷、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等。截至2022年11月,軒媽兩個抖音官方賬號的粉絲量達到361.5萬,抖音粉絲量級遠高於同類烘焙品牌。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企業競爭案例:瀘溪河(潛在風險)
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係統顯示,瀘溪河的主題詞雲總體聚焦品牌自身產品,也涉及瀘溪河同類競爭品牌。在網絡口碑方麵,瀘溪河評分為74.3,整體較為正向。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2022年瀘溪河受到網絡用戶的廣泛關注,並獲得較高評價,瀘溪河如能繼續保持良好的品牌輿情,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國民購買力提高,消費者的烘焙消費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對比飲食結構及習慣相似的日本等國,中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依然存在增長空間,未來中國烘焙食品市場將持續擴張。在消費者烘焙食品需求升級驅動下,產品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品牌還需提升產品外觀、製作材料、產品包裝等方麵,開展創新性營銷活動,從多方麵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生產方麵,冷凍烘焙行業存在較大市場空間,成為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的藍海市場。目前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競爭逐年加劇,品牌更新迭代速度較快,行業內遭遇洗牌,各烘焙品牌需不斷跟上市場創新步伐,及時更新運營模式。
圖文來源:艾媒谘詢(ID:iiMedia Research),轉載已獲授權。圖片來源:創客貼會員。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願我平台發布,請聯係處理。